岳阳晚报全媒体记者 罗凯
近日,岳阳楼区九华山附近一名居民在户外作业时,突感不适倒地,疑因持续高温引发中暑晕厥。消防员顶着酷暑在复杂山地环境中展开紧急搜救,发现倒地居民后,消防员迅速判断其状况,确认系中暑所致。
近期,全国范围内高温来袭,走在户外,灼人的热气扑面而来,每一次呼吸都裹挟着高温的燥热。持续的高温不仅让人身体倍感不适,稍不注意,中暑等健康隐患还会悄然找上门。岳阳疾控部门提醒,我们要在高温酷暑天气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从降温防暑、合理饮食、规律运动,到心理调节、体重管理等多方面做好应对。
如何判断中暑?
中暑是因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人体体温调节失衡引发的急性疾病。依据严重程度,中暑症状呈现出不同特点:
先兆中暑:这是中暑的早期阶段,人体开始发出“预警信号”。此时,会感到头晕、头痛、口渴难耐,大量出汗导致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难以集中,动作也变得不协调,体温稍有升高,一般不超过38℃。
轻度中暑:若未及时干预,先兆中暑可发展为轻度中暑。除了先兆中暑的症状加剧外,体温会上升至38℃以上,同时出现面色潮红、皮肤灼热,或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症状,身体的不适明显加重。
重度中暑:最为严重的重度中暑,包含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热痉挛表现为肌肉突然性、阵发性痉挛和疼痛,多发生在四肢、腹部等部位;热衰竭时,患者会出现头晕、恶心、晕厥等症状,伴有皮肤湿冷、血压降低;热射病最为凶险,体温急剧升高,可达40℃以上,伴有意识障碍、抽搐,若不及时救治,会危及生命。
做好防护、科学补水
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这段一天中最热的时段外出活动。外出时务必佩戴宽檐帽、穿着防晒衣、佩戴太阳镜。选择轻薄、透气、浅色的衣物。
科学补水至关重要:遵循“少量多次”原则,定时饮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大量出汗时,可适当选择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进行补充。切忌短时间内大量饮用冰水,以免刺激肠胃。
有效物理降温方法:可用凉水拍打手腕内侧、颈部两侧(动脉流经处),帮助快速散热。
合理使用空调:空调温度不宜设置太低,一般26℃—28℃比较适宜,避免骤冷骤热。时常开窗通风,建议2—3小时左右开一次窗,每次通风约10—15分钟,保证室内空气新鲜。
特殊人群重点看护
婴幼儿:使用婴儿车时可安装遮阳篷,避免阳光直射宝宝,并每隔20分钟左右观察宝宝状态,触摸颈背部感知体温和出汗情况。
高温作业者:环卫工人、建筑工人等户外劳动者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需做好全方位防护。作业时穿戴防晒袖套、冰丝围脖等装备,随身携带大容量水壶,及时补充水分、电解质。用人单位注意合理调整工作时间,设置临时休息点,配备风扇、空调等降温设备。
此外,劳动者需关注自身身体状况,若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迅速找到背阴或凉爽通风的地方休息,必要时及时就医。
合理饮食
清淡少油:在食材上,可多吃新鲜蔬果,如西瓜、黄瓜、西红柿等,既能补水,又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
适量选择优质蛋白质来源,如瘦肉、鱼类、豆类等,减少高油高糖食物的摄入。烹饪方式尽量采用蒸煮炖,避免煎炒炸,减少油脂的使用。还可适当食用一些清热解暑的食物,如绿豆汤、冬瓜汤等,帮助身体散热。
不可贪凉:虽然冷饮、冰镇食物在炎热天气下看似能带来一时的凉爽,但过度食用会刺激肠胃,导致胃肠痉挛、消化不良等问题,还可能影响食欲。
饮食宜选择温度适中的食物,饮水也以常温水或淡茶水为宜,少量多次饮用,保持身体水分平衡的同时,呵护肠胃健康。
合理运动
合理安排运动时段与强度,选择清晨或傍晚凉爽时段运动,适当降低运动强度,如将跑步改为慢跑或快走,控制运动时间,防止过度疲劳和中暑。
运动时注意充分补水,穿着轻薄透气吸汗的衣物,做好防晒。若运动中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立即停止运动,到阴凉通风处休息。
保证睡眠质量
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时间,养成规律作息习惯。中午适当午休,时间不超过1小时,有助于恢复精力,提高下午工作学习效率。
打造舒适的睡眠环境也至关重要。利用空调降温时,避免冷风直吹身体,尤其是头面部、膝盖、小腹、腰部等对温度比较敏感的部位。空气湿度保持在40%—60%,过于潮湿时可开启除湿功能。
此外,拉上遮光窗帘,阻挡室外强光,保持卧室安静,必要时可使用耳塞、眼罩,减少外界干扰,也可帮助更快进入深度睡眠状态。
网友互动
茜茜妹:夏天最佩服穿一身黑的、化全妆的、还有披着头发的。
肌肉君:小时候没有空调也能过夏天,现在想都不敢想。
白菜佳:热得有点喘不过气,一出门就暴汗……体质不好的人容易中暑。
倩倩:我家这边凌晨都有30℃,人都要烤化了。
爵士好猫:出门迎面来的都是热浪,很担心这种高温天气户外工作者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