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 题:为推进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集智聚力——全国政协召开“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专题协商会
新华社记者丁小溪
“‘聚是一团火’,通过人才和技术的集聚,攻克关键核心难题,形成核心技术底座;‘散是满天星’,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发散作用,将先进技术如同‘蒲公英种子’播撒至千行百业,形成新的技术增长点和产业爆发点。”
在全国政协13日召开的“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专题协商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乔红以鲜活的比喻,生动阐释如何进一步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聚散协同效能。
科技创新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变量,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从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到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再到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构筑人才竞争优势,专题协商会上,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和专家聚焦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深入协商、务实建言,为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建华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深刻剖析基础研究的重要意义,认为“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和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他建议,进一步提高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挖掘既能引领科技前沿又紧盯国家重大需求的“真科学问题”,将科技资源更多投向一线科研人员,引领科教界“真解决问题”。
“我国信息通信业已实现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同步到5G引领重大跨越,发展6G对巩固提升产业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表示,要着力推进6G技术融合创新、6G应用成熟拓展和6G生态全球共建,筑强新质生产力坚实基座。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做好的“五篇大文章”中,科技金融居于首位。全国政协委员、四川银行原董事长林罡建议,加快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联合政府、高校、创投机构等主体,搭建科技金融信息共享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攻关对接、人才引进培育、市场渠道拓展等综合服务,更好以科技金融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要加快新能源汽车从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树立中国汽车科技、环保新形象。”全国政协委员、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表示,要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抓手,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开展新能源汽车品质提升行动,不断健全“研产供销服”全生命周期管控,推动新能源汽车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中国金名片”。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赵长禄建议发挥高校学科优势,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人才科技支撑。“要主动把握科技和产业发展新趋势,通过持续凝练学科方向,加快前沿领域布局,促进传统学科内涵进化升级和学科间交叉融合,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蓄势赋能,提供源头支撑。”
据了解,为筹备好此次专题协商会,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成立专题调研组,走访全国重点实验室、科研院所、产业园区以及工厂企业等,与政府有关部门、科研人员、企业代表等深入座谈交流,全方位了解各地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等方面的经验做法、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