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横琴文化艺术中心迎来一场科技与艺术的巅峰对话——首届“横琴-澳门国际数字艺术博览会”开幕。以“在山顶重逢”为主题,这场由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民生事务局指导,南光文创与阳光媒体集团主办的博览会,汇聚全球数字艺术领军者、头部科技企业及文化界重磅嘉宾,通过四大主题展区、高端论坛与沉浸式体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数字文化新名片,为全球呈现一场突破想象的智慧艺术盛宴。

开幕式现场 受访者供图
琴澳联动打造“数字艺术枢纽”
开幕式现场,广东省委横琴工委副书记聂新平、南光集团副总经理宋晓冬、阳光媒体集团董事长杨澜等中外百余位嘉宾共同见证历史时刻。
聂新平指出,数字艺术作为科技与艺术深度融合的产物,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审美体验和生活方式。它打破传统艺术的边界,让创意在虚拟与现实的交织中自由驰骋,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致力于打造一个充满创意与活力的数字艺术新高地,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数字艺术发展,为创新者提供舞台,为创作者搭建平台,为创业者筑造后台。

聂新平致辞 受访者供图
宋晓冬表示,此次博览会旨在将横琴打造成连接“艺术与科技、传统与未来、中国与世界”的超级枢纽,推动数字艺术成为大湾区文化IP新符号。

宋晓冬致辞 受访者供图
杨澜则强调,数字技术、AI技术的到来,展现了艺术创作新的可能性,同时让人机共创成为现实,共同谱写人类想象力与AI生产力的交响诗篇。横琴是区域融合下的创新发展热土,作为全球范围内的一次创新,首届“横琴-澳门国际数字艺术博览会”推动横琴粤澳深度融合,为横琴带来了科技创新的活力和文化艺术的激情,力求打造一个科技企业与艺术文化机构交流融合的平台。

杨澜致辞 受访者供图
6000平方米空间上演科技艺术“变形记”
6000平方米展场内,四大主题展区犹如四扇未来之门,引领观众穿越数字艺术全维度:郑曦然、黄心健等艺术家以数字技术构建奇幻空间,观众在光影流转中触摸虚拟与现实的边界;故宫博物院携数字技术解构传统文化,徐冰、费俊等艺术家以VR技术让《千里江山图》等瑰宝“活”起来,展现数字技术激活文化基因的惊人能量;联想、华为、京东方等20余家科技巨头秀出AI、大数据、MLED等“黑科技”,观众可直观感受技术如何重塑艺术创作流程……

观众现场体验 受访者供图
现场的《星・藏》公益画展格外引人注目,它首次联动北京、澳门、珠海三地孤独症群体共同绘画西藏,为“来自星星的孩子”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在孩子们纯真的笔触下,西藏的雪山圣湖、布达拉宫金顶与澳门大三巴、港珠澳大桥、珠海渔女等元素相互交织,打破了地域的界限,生动诠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孩子们手绘作品的基础上,艺术家运用AI进行再创作,将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推向新的高度。援助西藏发展基金会“数字西藏”专项基金致力于运用前沿科技传播西藏文化,此次《星・藏》画展正是推动科技、文化、公益协同创新道路上的又一重要实践,连接起孤独症群体与西藏文化、AI数字技术,促进了汉藏文化交流与融合。众多爱心人士、艺术爱好者齐聚开幕式现场,共同见证孤独症儿童用绘画表达自我,展现他们内心对西藏的独特想象与美好祝愿。

《星・藏》公益画展 受访者供图
15场高端对话擘画产业蓝图
展会同期举办的15场主题演讲与圆桌论坛,堪称数字艺术的“思想峰会”。开幕首日,联想集团与商汤科技高管分别以《AI与创作者的“新共生”》《AI在文化数字内容领域的创新实践》为题,揭示技术如何重塑艺术生产链。
“AIGC重塑产业新生态”圆桌论坛上,中央美院教授费俊、阿里云设计中心总监王路平等嘉宾,围绕技术伦理、商业路径、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激辩。未来七日,杨澜、隋建国等大咖将继续带来《数字艺术的价值闭环》《文明时代的艺术机遇》等重磅分享,从技术、商业、教育多维度解码产业未来。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北京国际电影节AIGC单元获奖影片《异影者》《愤怒把一个男人捣碎成很多男孩》也在现场展映,让观众提前目睹AI赋能电影艺术的前沿成果。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国际级数字艺术盛会,本届博览会不仅是成果展示窗,更是产业孵化器。其创新打造的“展览+论坛+赛事+公益”多维模式,既为全球艺术家提供展演舞台,也为科技企业开辟应用场景,更通过琴澳联动机制,探索“跨境文化IP”培育路径。
文 | 何叶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