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6日,唐山市路南区稻地镇付家坨村,“红缨”志愿服务队队员正在分装农产品。河北日报记者 师 源摄
6月26日,正是仲夏时节,唐山市路南区稻地镇相庄子村薄皮糯玉米进入收获期。68岁的村民于桂荣没有像往年那样忙着抢收、找销路,而是悠闲地坐在家里,享受夏日清凉。
“家里的玉米由村里的‘红缨’志愿服务队帮助销售,有了服务队,农货不愁卖,忒好!”于桂荣笑着说。
于桂荣口中的“红缨”志愿服务队是由稻地镇付家坨村党支部书记耿娟牵头,由镇里37个村的43名妇女组成的巾帼志愿服务队。服务队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义务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
“要是没有服务队帮忙,家里那5亩糯玉米就坏在地里了。”于桂荣告诉记者,受气温影响,家里的晚收糯玉米与早收玉米上市期赶到了一块儿。糯玉米如果不能及时卖出去,用不了两天就得变蔫,她不由得着急起来。
“赶紧找‘红缨’志愿服务队帮帮忙吧!”老伴一句话,点醒了于桂荣。
“9点多打的电话,不到晌午人就来了。”于桂荣说,队员们到田里查看了玉米成熟度,还煮了几个试吃。当天下午,队员们就拉走了1亩地的玉米,她的心一下子就放到了肚子里。
“于姨,剩下那2亩玉米,这两天也都能卖出去,放心吧!”正说着,耿娟走进于桂荣家。
“红缨”志愿服务队为啥能找到销路?
“这得从前年镇里的萝卜滞销说起。”耿娟说,当时,各村志愿者积极对接商家、企事业单位,举办“爱心助农集市”,并在线上开展直播活动,短短3天就帮助农户卖掉了7万斤萝卜。
受此启发,耿娟感受到抱团助农是一条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的好路子。于是,她把各村志愿者中的“女将”们组织起来,成立了“红缨”志愿服务队,带领大家为村民提供农产品电商销售等服务。
洋葱、土豆、桃子……村民地里出啥,“红缨”志愿服务队就推销啥。每天,队员们轮流进行采摘、分拣、打包、装车等工作。截至目前,“红缨”志愿服务队已累计助销农产品300万斤。
“家人们,这西瓜纹路清晰,成熟度好,全是大田直采直销……”下午3点多,耿娟在丰南区西河二村瓜田里进行直播,不多时,近7000斤西瓜就装上了货车,发往市区居民家中。
“我们是边学边干。”下播后,耿娟告诉记者,通过外出学习,带动团队开展“短视频+直播带货”乡村电商实操培训,在拓展销售渠道的同时,也希望能培养出更多新农人。
“现在,我们已经培育本地电商主播32人,带动200余名村民成为掌握新技能的新型职业农民。”耿娟骄傲地说,最近,她们正在开发线上小程序,将助力更多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河北日报记者 师 源)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