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教师节专访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凤虎 刘梦珂 通讯员 闫占廷/文图

在宁陵县刘楼乡郑庙小学的操场上,课间操的音乐准时响起。站在队伍前列领操的姚丽,身姿挺拔,脸上始终挂着温和的笑意。二十六载寒暑,从青涩年华到鬓染微霜,她将“不做教书匠,志作大先生”的誓言,刻进这片土地最深的年轮里。她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日复一日的坚守,照亮了乡村孩子们的求学之路。

孩子心灵的守护者

“我不做教书匠,要做‘大先生’。” 这是姚丽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她看来,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塑造学生的灵魂。这份育人初心,让她在郑庙小学的校园里,写下了许多温暖的故事。

她独创性地将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入语文教学。当四年级教材出现《给XX的一封信》习作单元时,姚丽敏锐捕捉到教育契机,发起“给远方父母写封信”活动。孩子们起初羞涩,但在姚丽引导下,那些积压心底的思念化作质朴的文字:“爸爸,麦子黄了,你什么时候回家收麦?”“妈妈,我考试得了满分,你能回来看看我的奖状吗?”书信飞越千山,架起情感的桥梁。她更开设“每月与留守儿童对话”课程,让日记本成为孩子们忠实的心灵树洞,用文字的温度焐热孤独的心房。语文课本里的字词句篇,在她手中,神奇地转化为了解开心灵枷锁的钥匙。

学生张乐(化名)的蜕变历程,成为“大先生”精神动人的注脚。父亲早逝,母亲改嫁,这个被命运重击的少年一度用叛逆武装自己,成绩滑至班级末位。姚丽没有放弃,而是踩着乡间小道一次次家访,走进他与奶奶相依为命的小屋。转机出现在作文批改时——张乐笔下对奶奶的深情眷恋令她动容。第二天课堂上,姚丽声情并茂地朗读这篇作文,教室鸦雀无声,张乐眼中泪光闪烁。姚丽更化身巧匠,课堂上安排开朗伙伴与他互动,作文评语里总藏着温暖的鼓励。从自我封闭到阳光向上,张乐的蜕变,印证了姚丽所言:“真正的‘大先生’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文化的传承者、心灵的守护者。”

课堂革命的践行者

走进姚丽的语文课堂,总能遇见惊喜。她坚信:“创新不是颠覆传统,而是赋予知识鲜活的生命力。”她的教学革命,核心在于将“被动听”翻转为“主动创”,让沉寂的文字在乡土生活中焕发生机。

执教《西门豹治邺》时,教室变身战国邺城。孩子们争相扮演西门豹、巫婆、地方乡绅,用宁陵方言即兴创作台词:“俺看这河伯娶亲,分明是喝百姓的血!”在角色冲突中,惩恶扬善的智慧自然浸润心田。教学《蟋蟀的住宅》时,课桌椅组合成“昆虫家园”,“小蟋蟀”们举着自制的触角头饰,用豫东方言介绍:“俺这住宅,门口总留着丛草当门帘,讲究吧?”乡土元素与文本知识碰撞出奇妙火花。她设计的“小组互助赛”让学习变成探险——各小组领取任务卡攻克课文难点,积分榜上的小红旗牵动人心;“故事创编法”则解放想象力,学完《精卫填海》后,有学生续写《精卫的无人机》,用现代科技重释远古神话。

这种创新理念在市级优质课《母鸡》中达到高潮。姚丽头戴侦探帽亮相:“今天我们都是情感侦探,要破解老舍态度转变之谜!”学生们迅速组建“侦探组”“夸夸组”“对比组”,在课文字里行间搜寻证据。当有个女孩发现“挺着脖儿警戒”的细节时,激动地喊:“母鸡的叫声不是吵闹,是保护孩子的警报!”姚丽顺势播放母鸡护雏视频,雏鸡钻进母亲羽翼的瞬间,孩子们屏住呼吸。课堂结束前,平时沉默的李小壮在黑板上画了幅简笔画:巨大的翅膀下蜷缩着小鸡,旁注“最坚硬的柔软”。这堂课斩获市级一等奖,评委评语道:“让知识的根须与情感的清泉在心灵深处交织生长。”

教育星火的播种者

“教育最璀璨的勋章,不是分数与奖状,而是多年后学生依然怀揣着课堂上埋下的‘种子’——对世界的好奇、对他人的善意、解决问题的勇气。”姚丽对“成就”的定义,超越了个人得失的边界,指向了更辽阔的传承。2022年秋,“姚丽乡村首席教育工作室”应运而生,这是她心底愿景的落地生根,是“大先生”情怀的必然延伸。

“这间小小的工作室,汇聚了九位志同道合的乡村青年教师,成为点燃更多教育火种的能量场。在这里,姚丽毫无保留地分享她二十六年摸爬滚打的心得:如何依据乡村学情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如何敏锐捕捉学生个体差异,如何做孩子们最坚实的后盾。她带领成员定期开展深度教研,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迸发;组织观摩课、示范课,一场场教学艺术的展示与切磋让青年教师们快速成长。

“我甘愿做那播撒蒲公英种子的‘大先生’。”姚丽如是说。在她悉心浇灌下,工作室的青年教师们迅速崭露头角,从教学新手蜕变为能独当一面的骨干,成为支撑乡村教育发展的新脊梁。她们开始在教学竞赛中获奖,她们的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她们也将“大先生”的精神火种,带向更广阔的田野。她不仅点亮眼前的一盏灯,还在培育众多乡村点灯人。

从青涩教师到省级首席,从守护一个班级到照亮一方教育,二十六载春秋见证着这位乡村教育“大先生”的赤诚。她的粉笔书写着乡村传奇:在留守儿童心田播撒希望的种子,在青年教师肩头点燃理想的火炬。在这片乡土上,她依然俯身耕耘,静待每粒种子拔节生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