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七月,骄阳高照,生活报青年志愿者团队的助学行动也如这天气般火热。在短短10天里,志愿者为5位困境学子送去了物质上的资助和精神上的慰藉,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爱心汇聚,温暖三姐妹
12日9时,群力新苑小区内已经聚集了27名前来参加活动的生活报青年志愿者代表,他们身上的红马甲在七月的晨光里格外耀眼。由队长田桂玲带领,志愿者们准备为雨彤、诗哲、超群(均为化名)三姐妹送上助学金和慰问品。
困境学生雨彤,身患严重心脏病等多种疾病,身体上带着胰岛素泵。“雨彤出生后不久,母亲便因心脏病去世,她从出生就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已经做过两次大型手术了。”说到这里,田桂玲心疼地告诉记者,“前两年雨彤的叔叔因病去世了,雨彤父亲不仅要照顾她,还要供养两个侄女,生活的重担压得这个家庭喘不过气。”田桂玲告诉记者,雨彤从小就是团队的帮扶对象,后期她的两个姐妹也成为了帮扶对象。
为了这次活动,团队启动了助学资金。副队长刘长宏提前一天就为雨彤三姐妹购买了牛奶、大米、挂面、鸡蛋和豆油等慰问品。活动当天,志愿者们带着慰问品和助学金来到了雨彤家所在的小区,“雨彤的特别帮扶小组为她捐赠1000元助学金。还有诗哲、超群两姐妹的特别帮扶小组,也为她们各提供年度助学金1000元。”随着田桂玲的介绍,志愿者代表们把助学金送到了姐妹三人的手中,三个小姑娘表达着对志愿者的感激。
活动当天,副队长张梅梅带来九件T恤衫,为三姐妹送来夏日的清爽;管理员张晓梅购买了肘子和五花肉,想给孩子们增加营养;志愿者齐莉莉带来笔记本套装,还拿出200元现金鼓励孩子好好学习……

爱心接力,关怀困境女孩
19日,23名生活报志愿者代表再次来到了困境学子妍妍(化名)的家。“妍妍的父亲因病去世了,母女俩靠母亲在物业工作和捡废品维持生计,两人还要租房子,生活极其困难。”说起妍妍家的情况,田桂玲队长说:“孩子身体不好,性格也内向,我们能帮一点是一点。”据田桂玲介绍,妍妍曾经是一个不愿与人交流和沟通的女孩,在志愿者们的帮助和引导下得到了改善,“我安排志愿者们定期给妍妍补课、与她沟通,如今的妍妍变化很大,不仅可以正常交流沟通,每次给我打电话都很有礼貌。”看着妍妍的变化,志愿者代表们都很欣慰,“新学期,妍妍就要去职业高中学旅游专业了!”得知这个消息,志愿者们都跟着开心,而妍妍的母亲,则留下了感激的泪水,“谢谢志愿者们多年的帮扶,看到妍妍又要迈入新的人生阶段,都靠你们多年的帮扶,感谢!”妍妍的母亲每次提到志愿者们的帮助都会流泪。
本次活动,志愿者代表们启用团队基金,为妍妍家送去了大米、豆油、挂面、牛奶。此外,志愿者李秀娟带来面和油,王思怡带来八宝粥,张晓梅带来肘子、肉和水杯,张梅梅带来水杯和笔记本,于立凯带来鸡蛋,徐卫东和佟洪滨则各捐赠100元助学金。团队经过研究决定,针对妍妍家现在的情况,成立帮扶小组和月捐志愿者,持续为她提供帮助。

图片由志愿者提供
爱心续航,情系祖孙俩
22日上午,清晨的阳光洒在南岗区永兴路的小区里,志愿者代表们,又一次踏上了这条熟悉的路,目的地是他们始终牵挂的东权(化名)家。
“东权自幼便失去了父母的陪伴,与年迈多病的奶奶相依为命。家里没有劳动力,日子全靠奶奶微薄的低保维系。”志愿者张晓梅告诉记者,“这次团队启用了助学基金,为东权和奶奶送去了大米、豆油、挂面和鸡蛋。志愿者们也自发带来了生活用品,志愿者徐卫东捐赠一台电脑,马馨超捐赠100元现金,这些都是志愿者对祖孙俩的挂念。”
看到志愿者们到来,东权奶奶拉着志愿者们的手,眼眶微微泛红,嘴里不停说着谢谢。奶奶还告诉大家,东权也学会做一些简单的饭菜了……简单的家常,让志愿者和东权祖孙都感受到了温暖。
在这10天里,生活报青年志愿者团队用爱心和行动温暖了5位困境学子的心灵。他们的每一次付出,每一份关怀,都如同春日的细雨,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相信志愿者们会继续做那束温暖而坚定的光,伴随孩子们走向更广阔的天地。